
30天禱告旅程11-20
- 【Day 11】ONE STORY
- 【Day 12】為聾人翻譯聖經
- 【Day 13】不可或缺的教會
- 【Day 14】文化保育
- 【Day 15】健康教育改善生活
- 【Day 16】繪形繪聲全接觸
- 【Day 17】一首新歌
- 【Day 18】在工場的生活
- 【Day 19】向工場前進
- 【Day 20】成功的框架
【Day 11】ONE STORY
跟口述文化族群分享聖經
口述學習者(Oral Learners)佔了全球未得之民的大多數。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0年的報告顯示,全球約有9億人因著不懂得閱讀和書寫而只能透過口述形式學習。此外,有些人所以被視為口述學習者,是因為他們的偏好,或是因為他們透過聆聽和講述能取得較佳的學習成果。簡單而言,口述學習者就是不能、不會,或不是用文字學習的人。參與宣教工作的人都知道,把聖經信息傳遞予口傳群體(Oral Society)殊不容易。
透過OneStory,情況有了轉機。OneStory特別為口傳群體而設計,目標是讓這些群體越過文字的障礙,認識福音。一個福音未得之群體,往往只需兩年時間,就能透過翻譯成其母語的聖經故事建立基督徒群體和培育信徒領袖,進而自行傳福音。OneStory不單為未來的譯經工作奠下基礎,更預備一個對神話語渴慕的群體。
OneStory由六個國際機構攜手推動,分別是國際學園傳道會(Cru)、環球電台(TWR)、青年使命團(Youth With A Mission, YWAM)、先鋒差會(Pioneers)、宣道會(C&MA)與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這個獨特的事工可謂兼備了六個機構的專長:Cru長於影音媒體製作,尤其是《耶穌傳》,亦強於佈道;TWR是全球接觸面最廣的福音廣播電台,擅長錄音製作、培訓、資料儲存;YWAM的專長是佈道和門訓,特別是推動年輕人投身跨文化事工;先鋒差會和宣道會是佈道、植堂、門訓專家;至於威克理夫,則專門從事語言學和文化研究,長於聖經翻譯和相關培訓。
當一個OneStory項目展開,首要工作是在兩年內與母語人士共同發一套內含四十至六十個故事的「編年聖經故事」,這些故事的表達形式均尊重他們的溝通模式、文化偏好、世界觀和傳統。同時訓練他們學習如何向族人講述這些故事,藉此佈道、訓練門徒、植堂。另外,這些故事都會被記錄、分發和儲存,所有研究文件也會一一備案。當本地教會建立後,OneStory人員會繼續跟進,好叫本地教會能健康自立。
禱告:
- 為OneStory的伙伴計劃讚美神,各機構組織為此項目各展所長,獻上力量。請為所有合作機構禱告,求主幫助他們協調全球口述故事工作。
- 為口述故事統籌員禱告,求主幫助他們在所服侍的語言族群中,找到所需的義工協助學習及講故事。
- 求主讓所有故事能被清晰傳講,聽故事者能從中明白真理。
OneStory期望在2020年以前接觸所有福音未得之民。想深入了解,請瀏覽OneStory。
【Day 12】為聾人翻譯聖經
把聖經翻譯為世界各地的手語
據資料顯示,全球現在有逾400種手語,全部是獨一無二,而且與一般人的口語及書面語大相逕庭的。事實上,現時還沒有一種手語有經過全面審核及合格的聖經譯本。
禱告:
- 威克理夫現正與多個主要伙伴合作,要把聖經翻譯為各種手語,而當中一些手語已有部分書卷的譯本。請與我們一起禱告記念此事工,求神在其中施展大能,並呼召更多有志者加入團隊,以滿足手語聖經翻譯事工的龐大需要。
- 求神預備能熟練操作錄影室及錄影設備的人才,協助發展視像聖經光碟、網上視像聖經,以及「分鏡腳本」(Storyboards)的印刷本。
- 手語項目亟需技術資源及人才,例如製作手語字典需要具藝術技巧的人士負責繪圖。求神為這些項目預備相關人才,為翻譯團隊供應各項所需資源。
請前往了解手語聖經翻譯的需要與現況,及收看《聽不到的福音》與其他短片。很感人的影片,一定要找時間看一看。
【Day 13】不可或缺的教會
教會在聖經翻譯上的角色
「你的意思是,在我有生之年,有一個計劃要把福音傳到地極?」
美國威克理夫的教會關係事務總監唐妮瑚(Beverly Donehoo)幾年前第一次獲悉「2025異象」時,對威克理夫這個宏圖大計大感驚訝。她知道永生的重要性正迫在眉睫。可是,難題來了,當她開始向家人朋友談到威克理夫和「2025異象」時,她得到的反應往往是一臉茫然──即使他們都是信主多年的信徒。她說:「他們大部分從沒聽說過威克理夫,更遑論2025異象了。」
唐妮瑚開始思考,如果沒有教會的參與,威克理夫怎樣實踐「2025異象」?受到威克理夫工作的吸引,唐妮瑚很快就申請加入,通過面試後,開始承擔推動教會參與威克理夫的異象和使命角色。
威克理夫從來沒有想過不需要教會的參與,而獨力去完成聖經翻譯的工作。威克理夫一直協助教會履行神呼召我們各人去參與的大使命。教會是神使命的中心,威克理夫堅信,向世人傳福音和使人作主門徒是神給教會的命令。
那麼,教會可以做甚麼去參與聖經翻譯工作呢?第一步是禱告,尋求神,看看祂的帶領。第二步是行動,但是每個教會的行動都有所不同。正如唐妮瑚看到的:「有些教會被呼召去資助一個翻譯項目;有些教會被呼召去培訓工作到工場服侍;也有些教會被呼召去鼓勵其他教會參與。」
禱告:
- 求神差派有恩賜、有熱忱的人來和我們同工。
- 求神賜下足夠的經費來支持祂的工人做祂的工作。
- 祈求聖靈打開教會領袖的眼睛,讓他們看見神對萬民的心意。
想更多了解「2025異象」,請繼續閱讀文章「繼續向2025異象前進」
【Day 14】文化保育
聖經翻譯強化及保存文化身份
本地語言的聖經不是聖經翻譯項目帶來的唯一成果。語言評估及發展、識字教育工作,以及用本地語言製作的印刷本和音頻視頻資源,全都是聖經翻譯過程中的一部分,而這些東西都給社區帶來很多好處。
其中一個好處是文化保育。當一個少數民族有了自己的書寫系統後,他們的語言便得以發展,而說這種語言的人就有了生存的工具──保育他們文化的途徑。他們的歷史可以被記錄下來及存檔,也可以製作出版字典和其他書籍。當他們更有信心與其他族群接觸時,他們自身的民族認同感會增加,並且他們國家的政府和說主流語言的人也可以認識他們的書寫語言。
禱告:請為全世界未有書寫系統的少數語言族群禱告。求神呼召這些語言族群,以及其他何以與他們合作的人,去開展翻譯項目,讓這些項目改變人的生命,保存這些族群的文化。
想了解聖經翻譯對文化保育的作用,請收看此視頻。
【Day 15】健康教育改善生活
除了聖經,健康資訊往往也翻譯成當地語言
因著聖經翻譯事工,威克理夫及其合作伙伴經常接觸到一些少數民族,他們的衛生水平偏低,一些可治癒的疾病也得不到適堂治理。除了聖經譯本,聖經翻譯項目也為少數族群提供途徑,讓他們可以製作母語健康教育材料。除非教育的內容是以族人明白的語言和形式來傳達,否則便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禱告:
- 請記念那些仍未有以他們能明白的語言和形式製作的基本健康資訊的少數語言族群。
- 求神賜威克理夫同工及合作伙伴智慧,能適切地回應這些需要和求助。
- 當族人有了自己心靈語言的聖經和健康教育資訊後,願他們的生命得著改變。又求神介入絕望的處境中,向那些受傷害的人們彰顯祂的榮耀。
想更深認識少數語言族群對健康資訊的需求,請收看此英語視頻。
【Day 16】繪形繪聲全接觸
用媒體聖經接觸口述文化
今天,我們鼓勵聖經翻譯員從開始一個翻譯項目時,就訂立一個媒體計劃。這是接觸口述群體的一個方法,而口述群體佔全球聖經未及之民的絕大多數。在許多翻譯項目中,當地人接觸到的聖經都是以音頻和視頻方式呈現的。
透過威克理夫的主要策略伙伴,即世界少數民族語文研究院(SIL),很多參與事工的人員可以接受母語媒體製作的訓練,並且獲得證書。「母語」是指人們每天所用的語言──他們心靈的語言。母語媒體可以包括故事、歌曲、舞蹈、詩詞、歌謠,或其他的溝通形式,其中會運用到各種器材,包括影片和聲音播放器、收音機、手提電話、電視及互聯網。
目前,已經有超過200人完成了母語媒體事工訓練,在各大洲(南極洲除外)展開工作。
禱告:
- 求神賜智慧和獨到的眼光給母語媒體製作專家,使他們能準確地分析口述語言群體的獨特之處。
- 在他們考慮哪種媒體可供使用及最適合該群體時,求神賜下方向及辨別的能力。
- 祈求那些已完成的媒體資源,能影響聆聽和觀看者的屬靈生命。
- 求神賜智慧和獨到的眼光給母語媒體製作專家,使他們能準確地分析口述語言群體的獨特之處。
- 在他們考慮哪種媒體可供使用及最適合該群體時,求神賜下方向及辨別的能力。
- 祈求那些已完成的媒體資源,能影響聆聽和觀看者的屬靈生命。
請前往了解更多母語媒體事工的力量(註:「母語」香港譯為「本土話」)。
【Day 17】一首新歌
聖經翻譯不單是白紙黑字,乃是心靈的樂章!
與翻譯聖經同樣重要的,是為翻譯好的經文配上音樂。音樂能將聖經的信息從紙上帶進人的內心。在一些翻譯項目中,藝術顧問跟當地歌手、藝人、舞蹈員和說故事的人一同擦出藝術創作的火花。他們的目標是鼓勵人以他們文化中最自然的方式敬拜神。
民族音樂本質上是研究一種文化的音樂形式和風格,使我們更深認識每個族群的獨特音樂文化,從而發展出具意義和影響持久的音樂。除了歌唱普天同頌的基督教主題外,人們創作的詩歌還提到他們特定的喜好和需要。他們的音樂能幫助人記住神的話,也是有效的傳福音工具。
代禱:
- 求神帶領和引導民族音樂學家明白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
- 求神賜給當地人靈感和創意,使他們能發展出貼近族人心靈的敬拜。
如想更了解藝術顧問和民族音樂學家的工作,請閱讀「轉化生命的民族音樂」。
【Day 18】在工場的生活
離開家園到外地生活
單單是準備到海外工作就是一種挑戰了,更何況參與聖經翻譯的人員還要時常到不同地方,適應不同文化,應付不同工作。在步伐這麼快的社會中要保持領導地位,今天要面對的挑戰比以前任何時間都多。當你為聖經翻譯人員禱告時,除了記念下列他們一般在工場上會遇到的挑戰外,還請嘗試易地而處,祈求聖靈使你想到他們可能會遇到並需要你代禱的其他困難。
代禱
- 祈求宣教士,以及他們的家人、朋友、同工身心靈健康。求主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給他們更多美好的信徒相交機會及支持。
- 求神幫助他們找到合適及價錢合理的居所,又為他們的旅途往返提供合適的交通工具。感謝神讓一些身處當地的同工及其他人幫助新來者適應當地的生活。
- 祈求宣教士子女能適應新學校的生活及建立友誼;又為留在本國,以及離開父母在學校寄宿的宣教士子女禱告。
請看影片《近在咫尺》,認識羅兆泉及歐陽佩玲牧師伉儷在菲律賓工場的宣教故事。
【Day 19】向工場前進
乘坐海、陸、空交通工具
聖經翻譯員Elivio一面與當地人查核舊約譯稿,一面分享他經歷過的挑戰與祝福:
「有時候,往返村落的旅程需要乘坐有時有、有時沒有外置發動機的獨木舟,是十分漫長而危險的。我們試過飢寒交迫,甚至感到氣餒,直至到達下一條村落才安頓下來。」
「當我離家時,家人替我擔心和難過。我知道我正在做一件正確的事,就是與我的族群檢查我們翻譯好的經文。一點一滴地,靠著神的幫助,我們完成了!」
大部分還沒有母語聖經的族群都居住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這表示若要把神的話語帶給當地居民,同工便要有額外的勇氣去承擔乘坐小船、飛機、機動車輛等交通工具的壓力。往返這些地方可能會遇到危險及出現延誤,天氣是因素之一,而合適的交通工具是必要的。路途遙遠會令緊急的醫療情況更加複雜,個人士氣也會因著與家人和同事分隔太遠而受到打擊
代禱:
- 為叢林輔助服務中心(JAARS)讚美神,它是聖經翻譯工作的伙伴機構,把翻譯員帶到聖經未及之民的所在地,甚至以前無法進到的地方!他們提供安全、有效而經濟的海陸空交通運輸
- 為JAARS的航空服務團隊禱告,這些專業機師、機械師和航空電子技師在世界各地協助和加快聖經翻譯工作的步伐
- 為經常要穿越險峻地形的陸上交通團隊禱告,他們為譯經員及其他取陸路往返的支援人員提供訓練、諮詢和裝備
- 為JAARS的航海服務團隊禱告,他們為譯經員及其他取海路往返的支援人員提供訓練、諮詢和裝備,過程往往困難重重
請收看影片《用在此時》(廣東話配音),看看JAARS怎樣支援聖經翻譯工作
【Day 20】成功的框架
為聖經翻譯工作建造
叢林輔助服務中心(JAARS)訓練出來的人員,為全球的聖經翻譯工作預備地方,包括翻新及保養地區辦公室的設施,到村裡給翻譯員興建小屋,建造清潔食水的集水系統,維修發電機,甚至是設計及設立新的航空跑道。同一時間,每年均有160萬名來自美國的基督徒,義務到全球各地的偏遠地區進行短期而有目的的旅行,身體力行協助建築工程的進行。他們每一項工程都減輕了翻譯團隊的負擔,讓譯經員有更多時間翻譯神的話語代禱:
- 讚美神!委身奉獻的工作人員及義工往往與當地人攜手合作,提供工場所需的設施,讓翻譯工作可以繼續進行。
- 請記念世界各地正在進行的建造工程,有的在開始策劃的階段,有的則在設計、施工、建築等階段。求神保守各地的建築團隊安全,也供應各項工程所需,令它們在預期時間及成本內完成。